2019年,全市以林长制改革为主线,各项林业重点工作齐头并进,率先在全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并取得显著成效,全省林长制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临沂召开,在全省推广临沂推进林长制的典型经验做法,省委副书记、省级林长杨东奇到蒙山区域调研林长制落实工作,对临沂以林长制改革强化森林资源管护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制定出台了《临沂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暂行办法》,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等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党建引领带动林业生态建设水平逐步提升,全市新造林13.7万亩,有林地面积582.3万亩,森林覆盖率23.06%。
(一)坚持创新突破,率先启动林长制改革。按照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部署要求,我市率先在全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和《临沂市林长制工作方案》,按照党政同责、部门联动原则,全市16个县区、已在161个乡镇(林场)、4289个村(自然村)展开了林长制工作,共设立四级林长10141人;其中市级林长30名,县级林长385名,乡级林长2340名,村级林长7386名,落实技术员2631人、护林员5102人、警员697人,设立公示牌415块,初步构建起“一林一档、一林一策、一林一技、一林一警、一林一员”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了“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护在村”的全链条责任。在林长制责任推动下,今年雨季有14位市级林长责任区域完成绿化4500余亩,示范带动各级林长造林2.6万余亩。9月26日—27日,全省林长制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在全省推广我市推进林长制的典型经验做法,先后有广东省、河南洛阳市、淄博市、日照市等10余批次来我市考察学习。
(二)坚持绿色发展,实施“绿满沂蒙”营造林行动。依托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长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和省林业生态修复试点等工程,全力做好重点区域乡村绿化美化提升。以鲁南高铁、长深高速和重点国省道沿线绿化为重点实施森林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造林0.3万亩;以市、县、乡、村四级林长责任区域为重点实施荒山绿化彩化工程造林2.6万亩;以25度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为重点实施退耕还林还果工程造林1.43万亩;以明光寺林场、天宝山林场和天麻林场为重点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以创建森林城市、森林村镇、森林乡村为依托促进乡村绿化美化。完成新造林13.7万亩,全民义务参与369万人次,植树1241万株。沂南县盘活森林植被恢复费用于林长制推进和造林绿化,沂水和蒙阴等县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行造林公司造林和造林专业队造林模式,引导大户、合作社等多模式绿化。
(三)坚持保护优先,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一是森林防火工作。重点做好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森林防火工作。及时对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作出部署,全力抓好责任落实、宣传教育、野外火源管理、防火值班备勤等环节。对全市16个县区,28处国有林场、19处森林公园、13处自然保护区等重点林区,组织开展森林防火专项检查4次,组织县级领导包县区工作组11个,开展明察暗访70余次。二是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全市飞防工作共出动飞机2421架次,累计飞防作业面积653.85万亩次;繁育周氏啮小蜂10亿头防治美国白蛾。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累计防治作业面积679.97万亩次,防治日本松干蚧5.8万亩,临沭县对松墨天牛实施飞防3次,清理死树3万余株,莒南清理死树500株。三是自然保护区工作。全市13处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实施。一、二类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成立市自然保护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办公室,新发现市县两级自然保护区问题33个。四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完成职能范围流程再造8项,制作完成“行政执法流程图”等规范性工作流程8份。开展“2019绿卫森林执法”专项行动等省市各级专项行动4个,“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答复工单17件,完成行风热线4期上线,共接听热线电话24个,线上解答9个问题,线下调查处理15个问题,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五是严抓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制定下发《2019年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点》、《2019年全市“守护舌尖安全”整治行动食用林产品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下达市级食用林产品抽检160个批次,配合国家级抽检15个批次,配合省级监督抽检160个批次,风险抽检171个批次。
(四)坚持兴林富民,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一是加快木业产业转型升级。组织编制全市木业产业规划,成功举办第六届世界人造板大会和第10届中国(临沂)木业博览会,组织参加第十六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二是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全市以榛子、核桃、桃等为主,新发展特色经济林面积4.2万亩。参加“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优质果品大赛”并获金奖。在莒南县成功举办“发展特色经济林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暨第二届山东•莒南榛子采摘节”。三是规范集体林权管理。沂南县完成省级林业综合改革试点县任务。在12个县区开展了公益林保险共保体统保试点,面积174万亩、总保费696万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做好当前全市林业工作,虽然有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和不足,影响了林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全市尚有宜林荒山30余万亩,绿化难度大。二是林长制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体系和配套政策不健全,资金投入保障不足,社会参与程度不高。三是作为我市生态防护林骨架的国有林场大都建成于上世纪60年代,全部为人工林,林龄多数已达到50年,病死树、衰弱树不断增多,森林资源质量急剧下降。四是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森林抚育、湿地修复和保护等基础设施滞后,森林资源保护能力脆弱。五是木业产业环保问题突出、安全隐患较多、产业布局分散。